《澳大利亚金融评论报》网站5月3日刊登题为《奔富还是柔和的宁夏红?中国人的葡萄酒品味正在发生变化》的报道,记者为杰茜卡·西尔。报道编译如下:
在中国,出席宴会当然少不了喝一杯奔富葡萄酒。
在中国取消对澳大利亚加征的葡萄酒关税一年后,这个葡萄酒品牌再次成为中国内地商务宴请等场合餐桌上的标配。
根据行业机构澳大利亚葡萄酒管理局的数据,过去一年里,随着包括奔富的所有者富邑葡萄酒集团在内的大型葡萄酒企业恢复对华出口,澳大利亚对华葡萄酒出口额跃升超过10亿澳元。
过去一年里,澳大利亚葡萄酒出口额增长了41%,达到26.4亿澳元。
但中国葡萄酒市场正悄然发生着变化,这促使像富邑葡萄酒集团这样的行业巨头重新思考自身战略。
最主要的变化是中国国产葡萄酒越来越受欢迎。
中国可能不会立刻让人联想到顶级的葡萄酒生产国,但以西北部的宁夏和西南部的云南为中心、勇于创新的酿酒商,正助力中国在葡萄酒领域崭露头角。
富邑葡萄酒集团意识到中国国产葡萄酒日渐流行,于是今年收购了宁夏望月石酒庄75%的股份。
富邑集团奔富品牌全球董事总经理汤姆·金(唐沐今)表示:“中国的葡萄酒产区正因其独特的风土条件而获得全球认可,我们看到了在中国本土生产葡萄酒的巨大潜力。”
当前中国的经济形势为本土葡萄酒商带来了优势,因为运营成本降低有助于在价格上与更成熟的国际葡萄酒商展开激烈竞争。
葡萄酒网站“葡萄围城”的创始人吉姆·博伊斯常驻北京,他说:“现在,中国的一切都很便宜。”
他说:“租赁设备便宜,采购葡萄便宜,设计酒标便宜,在微信上积累粉丝也不难。中国现在有一批勇于创新的本土酿酒商在以低成本运营。而且在中国,价格低廉是优势。”
博伊斯说:“澳大利亚的出口数据可能看起来不错,但这些数据能否转化为实际销售业绩就是另一回事了。”
中国政府敏锐地意识到需要提振国内需求来复苏经济,于是正努力激发民众对本土产品的自豪感。
中国政府发起了“购在中国”活动,而且中国的社交平台上都在讨论,哪些中国产品能替代来自美国的高关税产品。
博伊斯说:“中国人对国产商品和中国成就的自豪感与日俱增。”
他说:“无论是高铁、高科技、登月,还是体育成就,都是如此。这也包括食品和饮料领域。而且中国的葡萄酒品质很好。关键在于,消费者对它们是否有足够的了解,从而产生购买意愿。”
欢迎酒业伙伴投稿、合作,联系扫下方二维码